发布时间:2021-03-15 发布人:捷农
说花生白绢病可能一些人还不清楚,如果农技小背篓直接给大家说,花生白绢病就是咱们大家口里常说的”花生白毛病”、“花生白脚病”,相信只要是经常种植花生的农民朋友就一定会知道它,因为在高温多雨的季节里,种植花生的田地发生这种病害后,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在花生田的地面上或花生苗株的根基部处快速的长出大量的“白毛毛”,站在地头上看,就像在花生地里或在花生根基部覆盖上了一层“白霜”、“白丝”、“白毛”,而这些“白霜”、 白丝”或“白毛”其实就是花生白绢病的病菌霉丝层。
花生白绢病一定要早预防、早治理,最好从播种前做种子消毒、土壤杀菌开始就进行预防,千万不要等到花生地里大面积发生病情后或长满一地“白毛”时再进行治理,这样既难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也容易控制不住病情的传播蔓延,还容易造成花生大量死棵减产。
花生白绢病怎么样治?
1、品种预防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播种,是防治花生白绢病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一般来说,对于花生白绢病发病率高、发病情况中的地区,大家尽量选择抗病性较强花生品种种植,比如说果壳较厚的花生品种、蔓生型花生品种,不要去使用果壳较薄或直立型的花生品种去播种。
2、种植地土壤预防
①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性较好、土壤通透性较好的地块土壤种植,如沙质性土壤,不要地势低洼、土壤黏性大的地块种植,如低洼黏性地等,以防田间土壤湿度过大而加重病害的发生,凡是雨水多、地势低的花生种植地应当在播种前提前挖好排水沟渠,以防田间积水。
②在花生播种前15-20天,彻底清理田间残留的残株病体、枯枝落叶、杂草碎石等,然后全田进行20-30公分的深翻晾晒,并结合整地全田撒施生石灰或喷洒杀菌剂药物(如噻呋酰胺、五氯硝基苯、甲基硫菌灵等)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以此来降低田间病菌残留量,把潜藏在表层土壤中的白绢病菌翻到地面上消灭掉。
③花生要尽量避免重茬种植,最好选择连续2-3年从未种植过花生的新地种植,如果是花生重茬种植地,应当与禾本科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进行2-3年的轮茬种植,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和控制花生白绢病的发生率和发病程度。
3、播种前种子消毒杀菌
①花生播种前3-5天把花生种摊放在晴天阳光下连续晾晒2-3天,灭杀种子表面残留的病菌。
②花生播种前使用花生专用包衣剂进行药物拌种包衣,或者使用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咪鲜胺、咯菌腈、五氯酚钠等药物对种子进行拌种消毒杀菌处理。
4、巧施肥防治病害
在防治花生白绢病方面,在花生基肥上多施一些优质有机肥、腐熟农家肥、微生物菌肥,或者在花生种苗期时多冲施或灌根一些根统管,或者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地衣芽孢杆菌等,同时要注意在花生的基肥和追肥中尽量少施氮肥(如尿素)、多施一些磷钾肥(如大益康水溶肥),这对于增强花生苗株的健壮度与抗病能力,对于抑制和控制包括白绢病在内的各类花生病害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花生苗株健壮、高产优收。
5、严格控制好浇水量和田间土壤湿度
湿度大,是花生发生白绢病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在花生生长期内应当严格控制好田间土壤的水分湿度,浇水要根据天气降水多少、土壤干湿状况以及苗株需水量大小,建议根据需要进行适时、适量且灵活的浇水,最好小水勤浇或膜下浇水,一定不可在花生田间频繁性的浇灌大水,尤其是对发病地与未发病地浇水时,一定要记得要把无病地与发病地分开浇灌,而且凡是发生白绢病的花生地,应当暂时停止浇水,而是先喷打药物防治住病害,等病害治理好后再进行浇水。
除此之外,在花生生长中后期时容易爆发白绢病时,应当注意加强田间的防涝管理,建议大家雨季时在雨后及时到田间清沟理渠,争取做到停雨后两小时田间地面无明显积水,同时在雨后1-2天地面稍干燥后,要记得及时到地里进行划锄松土,以此来促进土壤中多余的水分尽快蒸发散失掉。
6、花生白绢病的药物预防与治理
①防病:在花生白绢病高峰期到来前或大雨到来前(尤其是夏季6-8月的多雨季节),建议大家提前全田打药预防。除此之外,在花生下针期时提前全田连续喷打1-2次药物,每隔7-10天喷打1次,是防治花生白绢病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一般来说,等到花生田间封垄后再打药,药液因为难喷打到地面或花生的根基部处,所以防治效果会比较差一些。
②治病:对零星发病的花生苗株应当在发现后立即拔除,然后使用石灰水或药液淋浇病穴及周围土壤;在花生发病初期时,早打药、早治理,病情严重时采取药液淋浇或药液喷雾茎叶(重点喷中下部和根基部)+药液灌根/灌穴相结合的方式,每隔7-10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这样才能有效的抑制住病情的蔓延、防治住病情的危害。
③防治花生白绢病常用的药物:噻呋酰胺、腐霉利、丙环唑、戊唑醇、菌核净、扑海因、异菌脲、甲托、吡唑醚菌酯等药物或含有以上药物有效成分的复配药物。在用药时,一定要用足水喷打全面、透彻,药液灌根时要灌透病穴。
产品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