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13 发布人:捷农
1、 红蜘蛛
八月中下旬红蜘蛛慢慢进入高发期,是红蜘蛛防治的重点时期,主要为害叶、枝和果实。受害叶片正面和果实表面,出现苍白色斑点。当每叶(果)上有虫、卵5--10头时是重点防治适期。
防治药剂:可选用45%联苯肼酯乙螨唑悬浮剂5000 倍、24%螺螨酯悬浮剂3000倍+5%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或乙唑螨腈等
2、 锈壁虱
锈壁虱在高温晴好天气会爆发性的增长,发生期比较长。八月也是锈壁虱发生期,以成、若螨刺吸果实、叶片及嫩梢汁液。果实受害后变为黑褐色,俗称“黑皮果”,并满布龟裂网状细纹,果形变小,品质变劣,大大降低果品产量和质量,每当叶、果上有虫2--3头时或见灰色露状物时,是重点防治适期。
防治药剂:可选用代森锰锌、丙森锌和大多数杀螨剂对锈壁虱效果不错,如20%四螨嗪1500-2000倍液、5%虱螨脲800-1000倍液、5%唑螨酯1000-1500倍液等。
3、 潜叶蛾
八月将进入全年的最高峰。一年发生10多代,以7-9月份的夏秋梢抽发期最为严重,不同地区发生早迟亦有差异。被害叶片常卷缩,易于脱落,并容易诱发溃疡病及提供其他害虫的栖息或越冬场所。受害叶片上有许多银白色虫道。防治时期一般在抽梢5-6厘米时开始喷药一次,以后每隔7天喷一次。
防治药剂: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3.2% 甲维盐•氯氰微乳剂40-60毫升/亩、3.5% 甲维•高氯氟 微乳剂10-15克/亩或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等持效期长的复配药剂如6% 阿维•氯苯酰 悬浮剂40-50毫升/亩。
4、 蓟马
主要危害柑橘顶端嫩芽、嫩片和幼果;嫩芽受害后不能向上生长而呈丛状分枝,或节间变短,提前自剪。叶片受害后扭曲或卷曲、畸形,叶片黄化、变薄、变小,失去光泽,中脉后期可出现木栓化危害斑;在柑橘开花期可危害花瓣、和幼果,造成幼果大量脱落;未脱落的幼果由于表皮受害、后期木栓化,同样产生大量的“花斑果”,影响产量和质量。
防治药剂:可选用25%噻虫嗪1000-1500倍液、5%甲维盐1000-1500倍液、24%虫螨腈1000-1500倍液、或乙基多杀菌素、唑虫酰胺、吡丙醚等。
5、 蚜虫
蚜虫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新梢上吮吸汁液,为害的新梢嫩叶卷曲、皱缩,节间缩短,不能正常伸展,严重时引起落果及大量新梢无法抽出。防治时期一般在新梢有芽率达20%以上时,应立即开展药剂防治。
防治药剂:可选用5%氯氢•吡虫啉1000-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啶虫脒1500-2500倍液等。
6、 蚧类
这类是柑橘上发生种类最多的害虫,该类害虫繁殖力强,产卵量多。7-8月份为大多蚧类害虫2、3代发生期,并向果实迁移,直接影响果实外观品质,降低经济效益。当每叶(果)有成蚧1头时,在若虫盛期尤其是1龄盛期重点防治适期,在若虫孵化高峰后15-20天进行第二次防治。
防治药剂:可选用80克/升毒死蜱800倍液、40克/升毒死蜱+80%噻嗪酮1500-2000倍液、或毒死蜱+螺虫乙酯、毒死蜱+矿物油等。
7、象甲
危害嫩叶幼果。柑橘象甲属鞘翅目象虫科,有灰,绿,黄色,主要危害嫩叶,果实。象甲一般一年发生1~2代,五月下旬为危害盛期,八月份卷土重来。
防治方法:象甲的防治还是以冬翻土壤最为经济,使用有机磷农药土壤封闭效果不错,喷功夫菊酯、噻虫啉杀灭效果好。
8、 柑橘小实蝇
小实蝇在5月底、8月中旬有两个发生高峰,实蝇和树体接触面积很小,成虫也不吃树体组织,杀虫剂防效一般都比较差。
防治方法:冬季翻耕是最经济的杀灭手段,飞迁而来的小实蝇可用熏蒸、触杀性的杀虫剂阿维灭蝇胺或者以糖液、性诱剂诱杀、黄板粘杀或实蝇诱捕球诱杀。
产品推荐
相关文章
06-08
06-20
06-20
06-20
06-20
06-20
07-20
07-20
07-20
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