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02 发布人:捷农
玉米螟也叫钻心虫,食心虫,是玉米的主要虫害之一,它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芯蕊,茎芯,穗轴,穗柄,使侵害部位丧失生长能力,造成植株枯萎,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玉米螟可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治理;具体措施为优选抗螟品种,焚烧秸秆灭除越冬幼虫,使用趋光灯诱捕成虫,释放赤眼蜂消灭虫卵,使用白僵粉,辛硫磷,溴氰菊酯等生物制剂拌沙子滴灌玉米芯蕊。
玉米螟的危害?
玉米螟主要以幼虫为害最大,它主要啃食玉米的叶片叶肉,然后蛀蚀芯叶,被取食的叶片上有半透明薄膜状大小不一的圆孔,农民称它为花叶;玉米抽穗期取食穗芯,后期浸入玉米茎秆,取食茎秆生长液;玉米成穗后,啃食玉米新鲜籽粒汁液,或者浸入茎秆节点处取食节髓组织;玉米螟幼虫期可致使玉米花叶,空茎,空穗;如不及时治理,风吹秸秆容易折断;严重的情况下会阻断维管束输送养份,造成玉米生殖不良,空穗,早枯,瘪粒,形成减产局面。
玉米螟的为害形态?
一、玉米螟卵;玉米螟卵块由卵粒组成,每个卵块约有60个卵粒,多数呈不规则鱼鳞状排列;单卵呈椭圆形,初始乳白色,进展成乳黄色。
二、玉米螟蛹;玉米螟蛹长18毫米左右,整体为黄褐色,尾部有数根刺毛,多呈纺锤形。
三、玉米螟幼虫;玉米螟幼虫初孵卵大小为1.5毫米,头部壳状黑色体,乳体半透明状;卵虫进化后可达到25厘米左右。
四、玉米螟成虫;玉米螟成虫体长为15厘米左右,虫体多为黄色或者黄褐色。
玉米螟的生殖习性?
一、玉米螟产卵习性;玉米螟习惯将卵产在植株健壮,叶片鲜嫩,的玉米叶片的背面中脉线两侧,每个雄螟蛾可产15块卵斑,约为500粒单卵,卵期为5至7天。
二、玉米螟化蛹习性;一般情况下,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玉米螟幼虫在6月初开始化蛹,15天以后进入化蛹高发期,玉米植株上逐渐出现成虫。
三、玉米螟幼虫习性;玉米螟幼虫孵化后1小时开始爬行分散,幼虫可吐丝下垂,随风漂移到邻株分散危害整片玉米;幼虫初始危害玉米叶片,接着为害玉米芯蕊,进展到植株茎秆和穗轴,常见蛀口有大量锯末状排泄物。
四、玉米螟成虫习性;玉米螟成虫有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蛰伏在玉米叶片的背面,或者草丛里,或者钻入玉米的芯蕊里隐匿起来,或者蛰伏在玉米茎秆芯穗轴芯里;夜里出动啃食玉米鲜嫩部位,能飞翔移动,有趋光习性。
玉米螟的为害条件?
一、玉米螟寄主潜伏基数;玉米螟为害程度取决于潜伏在越冬寄主里的数量,如果蛰伏在越冬寄主里的头数越多,为害程度越大;如果寄主里的越冬头数越少,为害程度就越小。
二、玉米螟适宜繁殖温度;玉米螟各种形态的适宜繁殖和为害温度为15至30度,如果这个温度持续的时间越长,玉米螟的为害程度就越大,如果温度变化频繁且温差大,玉米螟的为害程度就越轻。
三、玉米螟适宜生殖湿度;玉米螟的适宜生殖湿度为80%以上,这个湿度可在雨后初晴的温热气候里,当湿度达到90%以上,玉米螟的繁殖能力可达到100%,如果湿度降低到25%以下,玉米螟成虫不产卵或者少产卵,危害程度相对较低。
玉米螟防治方法?
一、优选品种;有种植经验和农业植保种子研究表明,不同品种对玉米螟的抗性也不同;近些年有农业植保科研部门研发培育出一种种子,植株玉米芯蕊里自含一种抗螟素,它能够抑制玉米螟幼虫的发育,当玉米螟啃食植株叶片或者芯蕊后,玉米抗螟素会灭除虫卵或幼虫,它对玉米螟的预防和抑制起到重要作用。
二、焚烧或者粉碎秸秆;焚烧玉米秸秆,即将寄居在玉米秸秆里的玉米螟卵虫高温灭除;或者通过机械外力粉碎玉米秸秆,将蛰伏在玉米秸秆中的玉米螟粉碎灭除;或者使用白僵菌封闭玉米秸秆中的虫源;即在玉米螟化蛹前,使用白僵菌200克每立方喷施玉米秸秆垛,可起到80%的灭除玉米螟虫卵。
三、采用趋光灯诱捕;玉米螟一般夜里取食,活动量很大,它有很强的趋光性,可采用震频趋光灯诱捕玉米螟成虫;趋光诱捕玉米螟一般在玉米生长期开始到玉米成穗期结束,夜里开灯,白天闭灯,不仅可诱捕玉米螟,还可诱捕其它虫害。
四、投放赤眼蜂;投放赤眼蜂对玉米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它是利用赤眼蜂的蜂卵寄主在玉米螟卵体里,吸食玉米螟卵汁液繁殖的特点,通过破坏玉米螟卵体达到抑制玉米螟为害的目的;在玉米螟产卵期始,每亩投放3万只赤眼蜂,可抑制玉米螟高发。
五、药物防治;在玉米中叶芯期,可使用白僵菌1公斤掺入细沙10公斤,对玉米芯蕊滴灌;还可使用50%的辛硫磷1公斤,掺入细沙75公斤,对玉米进行抛洒;在玉米孕穗期,可使用4%的溴氰菊酯20毫升掺入5公斤细沙滴灌玉米芯蕊。
综上所述,玉米螟是一种玉米主要虫害,它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芯蕊,茎秆,穗轴,穗柄;致使玉米植株花叶,营养不良,授粉不良,枯萎,不结穗,空穗,瘪粒,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玉米螟可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通过优选抗螟品种,焚烧或者粉碎秸秆,白僵菌封垛,趋光灯诱捕,释放赤眼蜂,以及药物滴灌玉米蕊芯等方法,可有效预防和抑制玉米螟的发生。
产品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