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29 发布人:捷农
大葱在我国种植面积比较广泛,营养丰富、辛辣芳香,不仅是我们制做美味佳肴的必备调味,同时也是我们老百姓喜爱的蔬菜之一。
但是,随着近年来大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连年重茬等,导致了大葱锈病的病情逐年加重,已经对大葱的产量和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也给我们种植户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大葱发生锈病以后可造成20%—50%的减产。同时,锈病危害叶片,导致大葱外观质量下降,商品价值差,已经严重的阻碍了大葱的规模化发展。因此,采取措施,积极防治,已经成为当前我们种植户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那么,大葱发生锈病以后会有哪些明显症状呢?该如何来防治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
大葱锈病的发病症状?
锈病主要以危害大葱的叶片、花梗和茎部为主,在大葱的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其中以秋季发病最为严重。锈病发病初期时,首先会在大葱叶子的表皮椭圆形或者梭形的褪绿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变化,逐渐出现橙黄色的疤状斑块。
在后期期斑块表皮逐渐开始破裂,散发出橙黄色的粉末。随着植株的不断生长,橙黄色病斑变为黑褐色。锈病发病轻时,叶片病斑零星不均,植株无明显症状。发病严重时,大葱的叶片呈黄白色,大量枯黄,并提前枯萎而亡。
大葱锈病的发病原因?
1、温度原因:大葱锈病的发病适宜温度为9-18摄氏度。低于9摄氏度时病害发育缓慢,高于26摄氏度时,病害基本消失。锈病入侵大葱以后,大约会潜伏10天左右,遇到温度适合时即可发病。尤其是相对多雨天气湿度在85%以上时大葱锈病发病最为严重。
2、连作重茬:种植田地进行多年连作,导致各种病害的不断积累和增加,产生病害循环。或者种植时进行田间套作其它农作物,导致大葱密度太大,光照不足,各种作物之间病害相互感染等,都会引起锈病的发生。
3、水肥不均:在种植大葱时选择的种植区域地势低洼,导致雨天排水不良,或者浇水量过多,造成田间湿度过大,引发锈病。施肥时偏施氮肥,而没有注意好磷钾肥的合理搭配,造成大葱生长养分不均,长势衰弱,引发锈病现象。
4、病害造成:对大葱生长期的各种病害没有做好及时预防。又加上干旱多雨天气造成了病害的传播和蔓延,引发锈病。
大葱锈病怎么防治好?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优良的地块来种植大葱。种植时可与豆类、小麦等农作物进行轮作,减少锈病的发病几率。
定植时根据地形和大葱品种规划好种植密度,建议采取大垄宽行的方式栽培,确保大葱生长发育所需的充足光照,定植前施足有机肥和大益康水溶肥,深翻土壤。
在大葱生长后期,气温会逐渐下降。我们要控制好浇水的次数和用量,降低湿度。葱白形成期时要及时追肥,确保大葱茎干发育良好,茎干粗壮,提高抗病能力。
多雨天气是锈病的高发期,发现病症后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采用25%的三锉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者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大葱叶面进行喷洒防治。每隔10天喷洒一次,连续3次即可防治。
由此看来,大葱发生锈病,如不加以防治,可对产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大葱的种植和管理过程中,勤查多看,严格管控,发病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出现大规模的减产现象,降低我们的经济损失。
产品推荐
相关文章